12月7日,國家海關總署公布了今年11月份和1-11月累計進出口數據。據海關統計,今年前11個月,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.04萬億元人民幣,比去年同期(下同)增長1.8%。其中,出口16.13萬億元,增長3.7%;進口12.91萬億元,下降0.5%;貿易順差3.22萬億元,增加24.6%。
11月份,我國外貿進出口3.09萬億元,增長7.8%。其中,出口1.8萬億元,增長14.9%;進口1.29萬億元,下降0.8%;貿易順差5071億元,增加92.6%。
其他市場
NO.1 東盟
前11個月,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,我對東盟出口2.37萬億元,增長7%。
NO.2 歐盟
歐盟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,我對歐盟出口2.45萬億元,增長7%。
NO.3 美國
美國為我第三大貿易伙伴,我對美國出口2.82萬億元,增長6.9%。
NO.4 日本
日本為我第四大貿易伙伴,我對對日本出口9004.3億元,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
NO.5 韓國
韓國為我第五大貿易伙伴,對韓國出口7053.3億元,增長1.6%。
家居行業
11月份,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額為461.4億元,較10月(386.6億元)增長19.3%;1-11月累計出口額為3650.7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11.2%。
統計梳理發現,11月的家具出口同比增速創下了2019年4月以來的新高。
除家具外,1-11月,紡織品、燈具、照明裝置及零件出口額同比去年均有所增長。其中,紡織品出口額為9892.3億元,同比增長33%;燈具、照明裝置及零件出口額為2293.3億元,同比增長15%。
此外,陶瓷產品出口額同比去年有所下降,前11個月出口額為1529.9億元,同比下降0.9%。
其他產品
前11個月,我國出口機電產品9.57萬億元,增長5.4%,占出口總值的59.3%。
其中,出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.31萬億元,增長10.7%;
手機7706.7億元,下降0.7%;
汽車(含底盤)975.4億元,下降3.7%。
同期,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9892.3億元,增長33%;
服裝8610.7億元,下降6.2%;
塑料制品5277.8億元,增長20.1%;
鞋靴2189.4億元,下降21.3%;
玩具2104.8億元,增長6.8%;
箱包1279.5億元,下降23.8%。
此外,出口成品油5593.2萬噸,減少6.9%;鋼材4882.6萬噸,減少18.1%。
未來展望
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11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顯示,11月份,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(PMI)為52.1%,比10月份上升0.7個百分點,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。其中,11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1.5%和50.9%,分別高于10月份0.5個百分點和0.1個百分點。
時至年底,我們也看到了更多外貿向好的信號。
首先是RCEP的簽訂。這是目前全球涵蓋人口最多、經濟總量最大、貿易額最多的自貿協定。在貨物貿易方面,15方之間采用雙邊兩兩出價的方式對貨物貿易自由化作出安排,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%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,且主要是立刻降稅到零和10年內降稅到零,使RCEP自貿區有望在較短時間兌現所有貨物貿易自由化承諾。
如今東盟已經超越美國和歐盟,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,隨著RCEP的落地,雙邊經貿聯系將更加密切,產業鏈逐步融合,給中國制造帶來更多的機會。明年RCEP將給外貿帶來多大的促進作用,我們拭目以待。
其次,對于大家最近非常關注的海運費飆漲、一柜難求的痛點,官方已經關注到了。12月3日,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,支持加快集裝箱回運,提高運轉效率,支持集裝箱制造企業擴大產能,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,努力穩定市場價格,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。
此外,為幫助外貿企業緩解出口成本壓力,11月3日,財政部、海關總署、稅務總局聯合印發公告,發布了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出口退運貨物的稅收規定。對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申報出口,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原因,自出口之日起1年內原狀復運進境的貨物,不征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、消費稅;出口時已征收出口關稅的,退還出口關稅。這在一定程度是也減免了出口企業的部分損失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